国标选修课心得
学了接近半学期的国标舞,回想起当初选修国标舞的原因是由于自己在大学突然对舞蹈产生了极大的兴趣,于是从交谊舞和国标舞两个中选了国标舞。
从小就没有舞蹈基础的我一开始学得十分吃力,觉得每个基本舞步都十分难做。加上指导思想不正确,走入过一些误区,就更难上加难.自己和自己比,真正有点进步、有点提高,是要感谢教我的老师。
在这几节课里我总结了一些经验,归纳起来就是:“淡基本功,追新高难,轻视音乐,疏忽磨合”。
我觉得动作能做下来和学会了是两码事,有时候每一个动作做好了,但把每个动作连接起来就觉得十分不协调,特别是两种舞步之间,如“纽约步”和“旋转步”。
动作做一百遍和练习一百遍是不同的,当我把每个动作都不断的串联起来练习时,我渐渐的培养了一种节奏感,这可能就是所谓的“感觉”吧,这些老师是不可能叫我们的,需要我们自己体会。
不论看起来多么简单的动作,做一百遍、一千遍和一万遍,效果也一定是非常不同的;想确保自己和别人显得不同的话,估计别人做了一百遍的时候你做一千遍即可;觉得自己笨的人可以增加这个数量,觉得自己聪明的人不可以减少这个数量;觉得自己聪明得可以减少这个数量的人其实是最笨的人。
我还觉得会十门不如专一门。有一门精通,你会发现至少两门很轻松,对三门有帮助,另有四门可以参考。比如当时那个“基本步”,我们做每个动作都要头向前望,而且腰要挺得很直。有些人就是忽略了这个简单的动作,急于求成,一直想着血多一点舞步,最后连最基本的都忘了,结果跳什么步都无好看。
有时候一个人练的时候跳的很好,与别人搭手跳就怎么也跳不好,然后我觉得有两个原因:第一个就是,这个动作我练的还不够——也许应该自己再练练,也许应该找个人一起练。第二个就是连这个动作需要的基本功我还没有练好。动作怎么也做不好的时候,我想很可能只是因为我有问题,有很小的可能是因为我的舞伴有问题。因此我从不埋怨我的舞伴,我一直要求自己做到最好,把每个动作做的尽量完美。
还有呢,有时候,我会觉得老师播的音乐有些太慢,令我的节奏感完全失去;有时候,又会觉得音乐太快,令我完全听不到节拍。或许,我应该问问自己,基本功扎实了没有!
我还认为身体的最佳状态往往在感到疲劳以后才开始出现。没当我跳得很累的时候,往往是身体记忆舞步步伐,熟悉节奏的好时机。因此,在老师批准休息一下的时候,我往往坚持下来,自己一个人继续练下去。
在最后一节课,我们学了牛仔,我觉得牛仔实在太好玩了。牛仔虽然风格和恰恰差不多,但跳起来,更加有动感,虽然在短短的时间内学了4.5个舞步,当然学得不标准。但就是这短短的一个小时,又再一次燃起我对国标的浓厚兴趣,下学期选修课,我一定也会再报国标舞,我将来一定要在国标舞有所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