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你相遇 国标
六周的时间,不算长,还来不及熟记舞蹈套路,甚至连动作的重点都没有抓住;六周的时间,亦不算短,我们在汗水中感受舞蹈艺术魅力的同时也结交了一些性情相投的朋友。当初阴差阳错的抢课,带来的却是国际标准舞的难忘回忆。接下来让我来细细品味这段时间的个中滋味。
或许是为了培养我的兴趣爱好,或许是为了开发我的身体协调性,又或许是为了减少我“粘人”的时间,六岁起的舞蹈时光着实为我的童年时光增添了不少色彩,更是我成长经历中宝贵的一部分。现在依然清晰的记得第一天被送到舞蹈培训班时的激动好奇和忐忑不安,经过老师的专业讲解推荐以及家人的再三琢磨,民族舞毫无悬念的成为了我一个内蒙女孩儿学习的第一个舞种。看到老师优美的舞姿,飘逸的裙摆,对舞蹈的热爱逐渐在我稚嫩的心中生根发芽。弯腰、下垮、抖肩……现在看来最简单的基本功是当年额头上多少晶莹的汗珠、眼眶里闪烁的泪水、膝盖上的大片淤青才学习领会的,而当年那个天真的以为舞蹈仅仅是美丽的代名词的我逐渐切身体会到“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的付出与回报。现在想来,小学六年的民族舞蹈历练更多的是磨砺了我的心性,让我明白了坚持的含义,让我懂得“从哪儿跌倒就要从哪儿爬起来”的意义。升入初中后,渴望新奇的我果断放弃了原本已经小有成就的民族舞道路,不顾舞蹈启蒙老师的挽留和家人的反对毅然选择了爵士的动感和活跃。又是三年的奋斗,如今的我只想说:我无悔当初!
而过去六周时间带给我的感触远远多于九年的风雨。
我在基本步、臂下转、开式扭臀中匆忙地变换着步伐;我在时间步、登山步、纽约步中找不到转变的方向;我在单摇、扇形打开、长走中跟不上音乐的节奏……但是我并没有气馁,早在由民族舞转型爵士舞的时候,我就已经练就了强大的内心——过去的辉煌只代表过去,过去的功力只是没有辜负过去的付出,过去的就过去了,我需要以一颗平静安稳的心从头开始,而我更相信以我对舞蹈的热爱加上认真的聆听和刻苦的练习,一定可以将我在舞蹈上的成绩延续下去。笨鸟先飞并不困难,关键在于自己是否甘于付出,正如俗语所言“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我坚信,我能信。
感慨了这么多的“心灵鸡汤”、“励志故事”,不知怎的,突然想到了一些人。功力深厚的于老师总是可以将难以理解的步伐分解至一点一滴,总是可以幽默的化解“群魔乱舞”的尴尬局面,总是可以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下潜移默化的传授知识,最重要的是,于老师让我爱上了国标舞,更坚定了我对国标舞的坚持。说到一些人,自然少不了我人生中的第一个或许是唯一一个舞伴。第一节课的选择是人生的一次相遇,而这次充满诙谐的邂逅为我增添了一个朋友,一个不一样的朋友,一个我很珍惜的朋友。
国际标准舞,等我慢慢探索追寻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