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 Jun.

孩子表情夸张,让人感觉不舒服,少儿舞蹈应该成人化吗?

孩子感知能力强,模仿能力强,充满幻想,对新鲜事物的敏感度比成人更高。当他们看到喜欢的选手运用各种表情展现舞蹈情绪时,就会依葫芦画瓢了。基于人生阅历和舞蹈能力的差距,孩子对所模仿的表情和动作的认识会停留于表象,很难深入理解,尤其是这些表情和动作与他们的年龄格格不入,观看者才会觉得难受。

 

那么教师如何去校正呢?直接对孩子说效果肯定不理想,孩子也容易产生抵触情绪。比如在课堂上做些启发性的讲解,举一些例子让孩子自己思考判断,既符合孩子好奇的天性,也能提高他们的自信心。外国的年轻人跳舞,“那些孩子太活泼了,一说到兔子就立刻满场兔子,一说到乌龟就满场乌龟”,起初她很不适应,觉得难以继续下去,但一段时间后她发觉“从孩子天性上引导他们”的教学效果非常好。教孩子要先“品”,了解他们不同的特点,把他们的幻想、好奇引导到我们想要去的方向,这样比单纯地“教”来得容易。

在教学过程中,“不”“不能”等否定意味强烈的词要尽量回避掉。老师要尽可能夺得向孩子展示每支舞中可以运用什么样的表情,告诉他们哪些是不好的,他们就会很自然地选择符合他们年龄和特性的表达方式。比如在跳斗牛舞时,成人舞者会运用龇牙咧嘴、绷脸等表情,这些显然不适合孩子,如果告诉孩子这是一种“机警”的状态,斗牛士在斗牛的时候,连脚放下去的声音都会打扰到牛,孩子们往往会用非常严肃的表情来展示,如同过马路时关注车辆一般全神贯注,动作也会变得警觉起来。

总体而言,让孩子体会到舞蹈风格才能帮助他们改变面部的表情,多运用日常生活中他们能理解的实例进行比喻性讲解,他们才能理解并把握。教孩子,老师必须保有一颗“童心”,用孩子的思维方式讲课,这样才能和他们沟通自如。

相邻文章